山经
《山经》分为《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五个部分,故山经又称作《五藏山经》。《山经》以四方山川为纲,依南、西、北、东、中的方位顺序分篇,每篇中有若干小节,每小节前后都用有关联的语句承接,叙述内容主要包括山川、草木、鸟兽、神话、祭祀等。对照书中的介绍,去寻找这些名山大川,大部分都还能找到。
卷一 南山经
?山 招摇山
南山之首日?山①。其首日招摇之山,临于西海②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③,其名日祝余?,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穀⑤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日迷穀,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⑥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②,食之善走。丽窖⑧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⑨,佩之无痕疾⑩。
注释
①能(què)山:传说中的山系名,具体所指待考。誰,古“鹊”字。②西海:水名,具体所指待考。一说在今广西境内。③华:花朵。④祝余:草名,具体所指待考。⑤毅(gǔ):构树。⑥禺(yù):猿猴类,似猕猴而较大。⑦牲(xīng)牲:猩猩。⑧丽??(jǐ):传说中的水名,具体所指待考。⑨育沛:水中生长的一种植物的名称。⑩瘕(jiǎ)疾:指鼓胀病。
译文
南方的第一列山系叫作雄山。雄山山系的第一座山是招摇山,它高高地耸立在西海边上,山上生长着很多茂盛的桂树,山里有储量丰富的金属矿藏和玉石。山里长着一种草,这种草长得很像韭菜,开着青色的花朵,名字叫祝余,吃了它就不会感到饥饿。山中长着一种树,树的形状像构树,树干上长着黑色的纹理,它发出的光华能照耀四方,这种树的名字叫作迷毅,把它佩挂在身上就不会迷路。山里有一种野兽、样子像猿猴,长着两只白耳朵,既能匍匐爬行,也能像人一样站起来行走,它的名字叫性牲,吃了它的肉可以走得飞快。丽售水发源于这座山,然后向西流入大海,水中长有许多叫作育沛的植物,把它佩挂在身上,就不会生鼓胀病。
堂庭山 即翼山
又东三百里,日堂庭之山①,多棪木②,多白猿,多水玉③,多黄金④。
又东三百八十里,日即翼之山,其中多怪兽,水多怪鱼,多白玉,多蝮虫⑤,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
注释
①堂庭之山:堂庭山,具体所指待考。一说在今湘粤交界处。②校(yǎn)木:树名,果实像奈。③水玉:古时也叫水精,即现在所说的水晶。④黄金:这里指黄色的沙金,不是经过提炼了的纯金。⑤蝮虫:反鼻虫,传说中的一种动物。
译文
再往东三百里,有座堂庭山,山上生长着很多楼木,山中生活着很多白色猿猴,山上还盛产水晶和黄金。
再往东三百八十里,有座即翼山,山上有很多怪兽,附近水里有很多怪鱼,山里不仅有很多白玉,还有很多反鼻虫,山里有很多奇蛇怪木,人是不可以上去的。
扭阳山 柢山
又东三百七十里,日扭阳①之山,其阳②多赤金,其阴②多白全。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④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⑤,其名日鹿蜀,佩之宜子孙。怪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其中多玄龟,其状如龟而鸟首虺⑥尾,其名日旋龟,其音如判木⑦,佩之不聋,可以为⑧底⑨。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