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工作 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

作  者
(美)卡尔·纽波特 编著
所属分类
图书 > 人文社科 > 成功学
定  价
¥52.00 商品收藏
文 轩 价
登录可见
是否预售
采 购 量
库存登录可见

100

|

2040

推荐图书

热点图书2025-05-24

商品介绍

目录

    前言1
第一部分理论1
第1章 深度工作是有价值的3
高级技术工人6
超级明星7
所有者9
如何在新经济形势下成为赢家11
深度工作帮助你迅速掌握困难的事物15
深度工作有助于精英级产出的实现20
杰克·多西是怎么回事26
第2章深度工作是少见的31
度量黑洞35
最小阻力原则38
忙碌代表生产能力42
对互联网的顶礼膜拜47
对生意来讲是坏事,对个人来讲是好事51
第3章深度工作是有意义的53
从神经学角度论证深度57
……

内容简介

    随时随地收发电子邮件、一个接一个地参加大小会议、在即时通讯软件的尖叫中手忙脚乱、在繁杂的多线程工作中不断地切换注意力……你看起来非常忙碌,甚至在不自觉地享受这种忙碌,但你的忙碌真的能转化为生产能力吗?
本书作者、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博士卡尔·纽波特,尖锐地道破了信息经济时代的惊人真相——知识工作者60%以上的工作时间都花费在处理此类浮浅事务上,而这些工作不仅产出的价值有限,还会较为性地损害人们深度工作的能力!
作者创立的“深度工作”概念,其含义为在无干扰的状态下进行专注的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而正因为当前社会深度工作能力的日益稀缺,其与经济成功的关系也变得日渐紧密起来。本书的所有讨论也围绕“深度工作”而展开,全书共分为两部分:在第一部分中,作者从神经科学、心理学、哲学等角度,客观地分析了在新经济形势下实现深度工作的重要性。第二部分则系统地传授了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深度工作的具体策略,如将深度工作纳入日常工作进程、提高大脑的深度思维能力、远离社交网络等。
作者还强调,深度工作不是一项过时的技能,而是将人们从技术垄断导致的精神异化状态中解救出来的良药。在当前这个以网络为中心的浮浅信息时代,倡导深度工作无异于呼唤一种匠人精神的回归。

主编推荐

    在信息科技时代善用脑力,创造真实价值,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人。 北师大管理心理学教授钱婧 樊登读书会创始人樊登力荐 ★《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力荐畅销书,引发数百万讨论的年度话题之作。收到电邮有必要在1小时之内回复吗?在工作中一直保持联结状态重要吗?开放式办公环境合理吗?……本书将帮你重新审视一直以来习以为常的工作习惯,让你不再深陷于低效的忙碌之中。 ★深度工作,是信息碎片时代的自控力、专注力、精力管理和时间管理指南,是在新经济形势下取得成就推荐的核心技能。在这个以快为先的信息科技时代,深度工作能力日益稀缺,所以它也变得比以往任何时代更有价值。 ★比尔·盖茨、西奥多·罗斯福、理查德·费曼、马克·吐温、伍迪·艾伦、J. K.罗琳、乔纳森·弗兰岑、卡尔·荣格、唐纳德·克努特、查尔斯·达尔文,这些引领时代潮流的行业翘楚,都是深度工作的践行者!

媒体评论

    《深度工作》完成了两项艰巨的任务:一是打破陈词滥调,野心勃勃地提出了丰富的实践策略。二是纽波特先生在反对“在工作中持续保持连接状态”这一团体迷思时,并没有对其牢骚不断。 ——《华尔街日报》 纽波特是一名杰出的自助类书籍写作者,他的建议是具体的,如建立一个深度工作的可视化记分卡,将你的默认电子邮件处理习惯转变为“不响应”,在电脑旁设置记事板,规划自己使用互联网的时间等。 ——《纽约时报》 只有靠高度专注,才能娴熟一种困难的技艺,或解决一个艰深的问题。 ——《经济学人》 在这本有效的自助书籍中,纽波特认为现代专业人士的习惯——不分昼夜地查看电子邮件、匆匆忙忙地参加各种会议、把多任务处理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只会阻碍真正有价值的工作。 ——《出版人周刊》 这本书最有说服力的地方在于,它让我们意识到深度工作不是必须塞进日程表的另一件事。纽波特认为,真正致力于深度工作会改变你剩下的时间——你会更快地完成浮浅工作,在家庭生活中更有存在感,还可以节约浪费在任务切换中的时间。简而言之,深度并不与充实的生活相冲突,它能促进充实的生活。 ——《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