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健人传

作  者
陈挥 编著
所属分类
图书 > 经济管理 > 经济理论
定  价
¥70.00 商品收藏
文 轩 价
登录可见
是否预售
采 购 量
库存登录可见

100

|

2040

推荐图书

热点图书2025-05-20

商品介绍

  • 作 者:陈挥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1-01
  • 开 本:16开
  • 页 数:300
  • 印刷时间:无
  • 字 数:230000
  • 装 帧:平装
  • I S B N:9787010226583

目录

    序德技双馨、真才实学的战略科学家
第一章家学渊源,医学世家
一、姑苏文化的熏陶
二、严父慈母的启蒙
三、"唯有读书高"的激励
四、有原中学的才子
第二章品学兼优的医科大学生
一、名医大家的熏陶
二、学海无涯苦作舟
三、思想上的重大转折
四、人生历程的新飞跃
五、病理学研究的开端
加入中国共产党
第三章初涉肿瘤医学领域
一、在肿瘤医院从事病理学研究
二、从病理学向生物学转变
三、在跌宕起伏中的坚韧与勤勉
第四章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一、赴英国格拉斯哥学习分子生物学
……

内容简介

    顾健人为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资深院士,肿瘤分子生物学家,被誉为中国肿瘤研究的泰斗,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名誉所长,在国际上发现了肝癌的活化癌基因谱,创建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中国癌相关基因及基因治疗研究的奠基人。本书从多个方面讲述顾健人院士的成长和转折,教学、科研和管理的成就贡献,特别是教学思想、科学思维和战略思维的形成与实践,既有宏观战略的深入思考,又作细致入微的切实践行,由此论述他的“思想之光”,记述他光辉的科学人生。

精彩内容

         一、姑苏文化的熏陶 20世纪30年代,对于古老的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代。 1931年9月18日,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突然向沈阳北大营的中国驻军发动进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占领沈阳城。由于国民党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不到4个月就断送了东北三省的大好河山。1932年1月28日,日本海军陆战队进攻上海闸北。蒋光鼐、蔡廷锴指挥的第十九路军,违抗蒋介石“逆来顺受”的指示奋起抵抗,给了日军沉重打击。由于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退让屈服政策,轰轰烈烈的淞沪抗战终因第十九路军寡不敌众,腹背受敌,被迫全线撤退而夭折。3月1日,第十九路军撤出闸北。5月5日,国民党政府又与日本签订《淞沪停战协定》。该协定规定:中国军队不得在上海布防。民族危难笼罩着整个中华大地。 江苏苏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古称吴郡、姑苏。早在公元前514年,吴王夫差就在此建立了吴国的都城,时称“阖闾大城”。此后,历经沧桑起伏,几度兴衰,直到589年隋朝时,才更名为“苏州”,并一直沿用至今。苏州历史悠久,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驰声海内外。秀丽、典雅且有“甲江南”声名的苏州园林,小桥流水环绕姑苏城内外,令人心驰神往。苏州是富饶的鱼米之乡,更是诗书礼仪之邦。苏州城的居民无论大户人家还是普通百姓,都崇尚诗礼传家,都以博学明理为荣。 苏州人杰地灵、名人辈出,由于历史上经济、文化发达,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教育发达,学风兴旺,崇文重学。新文化运动兴起后,涌现出近代中国有名的民主人士柳亚子、史学家顾颉刚、文学家和教育家叶圣陶、建筑大师贝聿铭等人,并给苏州留下众多的历史人文景观。 1931年年底,冬至到了。人们都说,冬至过后,天特别冷。可不是吗?群山萧条,百树凋零,不见鸟飞,不闻兽叫。乍看去,就像低垂的云幕前面,凝固着一幅死气沉沉的图画。 凛冽的北风呼啸了一阵,现在倦了,像是落潮的海浪,轻拍着宁静的港湾。 此时,已是1932年1月13日。位于姑苏城西北约10公里处的吴县黄埭镇,街上酱园楼上的一个医生家里传出的一阵响亮的婴儿啼哭声,刺破青天,带来了些许暖意。接生婆打开房门,乐呵呵地对外面等待的家人大声说:“是个男孩,是个男孩!” 一个男孩呱呱坠地,给整个家庭增添了一丝欢乐。初为人父的顾唯诚是个西医师,江苏无锡人,为了谋生在黄埭行医。他刚想冲进去看看宝贝儿子,被接生婆一把拦住:“先生,不行。男人现在还不能进去。”顾唯诚只能站在门外,双眼盯着门框,内心的喜悦溢满在脸上。 在那个年代,西医对普通百姓来讲还是一件新鲜事物,懂西医的人更是凤毛麟角。虽然那些晦涩难懂的西医理论和满是字母的西医书籍看起来高深莫测,但西医“”的本事还是让不少人为之折服,并对那些似乎有魔力的西医师充满了感激。为此,顾唯诚尽管年轻,在当地却非常受人尊敬。听说顾医师喜得贵子,不少曾经受过他恩惠的患者纷纷上门道贺,送来红糖、鸡蛋、糕、布等贺礼。 有个中年妇女,手腕上挎着一个精致的四角竹篮,这是她家的篮子。经过几代人使用,那竹篮已经非常光滑,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快到顾家门口时,她就用糯糯的吴侬软语发声了:“顾师母,倷阿好?”人还没有进门,声音已经飘进屋内。顾唯诚的太太柳云贞正躺着,忙欠身与那中年妇女打招呼。 她们正说着话,又进来一个小孩,手里拎着一包红糖,连蹦带跳地跑进屋来:“顾家姆妈,伲好婆带给你红糖,谢谢顾医生看好伲好婆的病,谢谢,谢谢!” 小孩的话音刚落,外面又进来一个年轻人,手里拿着一块织得很精致的布。他说:“这是我老婆亲手织的,给孩子做身衣服吧!”这是一块横条子的色织布,给男孩做衣服正合适。 邻里乡亲的热情,让顾唯诚在高兴之余,更加坚定了努力精进医术、为百姓苍生造福的决心。 顾唯诚、柳云贞夫妇俩捧着粉红色的婴儿,看啊,看啊,娃娃的眉眼口鼻就像春天的花朵那样娇媚,他舞动的小手小脚就像风吹柳枝那样撩人。顾唯诚看看儿子,又望望妻子,禁不住说:“谢谢你,为我们顾家生了个这么可爱的儿子!” “看你说的,难道没有你的功劳吗?” 屋里充满了喜悦之气。 “唯诚,快给孩子取个名吧!”柳云贞催促着。 “让我想想。”顾唯诚思考了一下,对柳云贞说,“医生为人治病,治病是为身体好,身体好才能健康,健康是人生之本,对,就叫健人吧!怎么样?” “健人?” “是呀,我们的儿子要健健康康地长大成人。也希望他以后同样做医生,用自己的医术让更多的人重获健康。” “好呀!”柳云贞赞同地点点头。 就这样,这个孩子带着父亲的祝愿和希冀,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照料下,开始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家庭的熏陶给顾健人打下了深深的印记。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