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为何受伤的总是你
专挑关键时刻前来打扰的人们002
无法开始新的工作003
内心的噩梦不断扩散006
谦虚有时未必就是美德008
优先考虑他人的原因008
谦虚之后便是噩梦的开始009
他人的言行未必有深意011
“谨慎之人”的构造014
因为不想被旁人厌恶015
无法想象自己堂堂正正的样子016
意识到自己正生活在噩梦之中019
“过于敏感”的人不会成功022
即使工作出色也得不到认可023
在出人头地之前爆发024
被周围人逐渐超越的经验026
变得钝感一点儿,道路就会变宽027
第二章练习钝感力
分清哪些该在乎,哪些是不必的032
在意会对自己造成不利033
试着找找“有钱人”的感觉036
攻击型人格背后的“嫉妒”039
嫉妒就是一种“宣泄”040
无意间进行的嫉妒宣泄042
嫉妒“不如自己的人”044
父母叱责孩子也是一种嫉妒047
带有“家教”感的嫉妒048
容貌美丽却不自信理由051
转变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055
自己也会在不觉中嫉妒他人056
“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058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会互相吸引060
职场上那些“受虐狂”受虐的成因062
痛苦会促使脑内麻药分泌063
脑内麻药的不良症状065
摆脱受虐体质,培养成功体质066
彻底摆脱地狱般的“受虐者”形象069
为什么要“赔笑附和”071
无冲突地摆脱“受虐者”形象073
一冲浪就治好了过敏症?077
你想多了
懂得真正无视的重要性082
焦躁不安的真相083
明明未犯错,反省无济于事085
COLUMN1一冲浪就治好了过敏症?077
第三章你想多了
懂得真正无视的重要性082
焦躁不安的真相083
明明未犯错,反省无济于事085
表面上倾听,实则毫不在意088
装作已领受对方善意089
表现出邻家奶奶样子091
责备的模式①怪兽级的抱怨者094
倾听到让吐槽者流泪095
巧妙应对获得信赖097
责备的模式②净说难听话的上司100
嫉妒只因你拥有上司未有的101
大脑会模仿周围的人103
对嫉妒电流进行反击105
责备的模式③总发火的妻子107
男子力与女子力108
妻子牢骚是“女子力”供给源111
责备的模式④喋喋不休的丈夫113
别在意丈夫“指责”114
丈夫应学会示弱115
COLUMN2为何失败会反复——自我挫败型人格障碍119
第四章华丽地忽略掉生活中棘手的人
讨厌被无礼对待126
让自己的大脑变得如孩童般天真127
就当对方是个孩子,不用加以理会129
认真对待发作之人会疲惫不堪131
“发作”和醉酒时的状态相同131
无视也会使身体状况转好133
棘手的人们①频繁邀请喝酒的上司136
自认为是为加强沟通上司137
满面笑容地拒绝139
棘手的人们②喜欢八卦的同事141
以牙还牙,击退刨根问底前辈142
想提建议的同事144
棘手的人们③施加高压的客户147
认为未被重视的客户148
认为自己吃亏的客户150
棘手的人们④纠缠不休的骚扰言论153
最简单的嫉妒发作154
内心缺乏自信的男人157
棘手的人们⑤执拗地要求交往的同事159
为何他没主动放弃呢160
“不拒绝”的婉拒方式162
COLUMN3“总想不能对无能之人放任不管”
时的应对策略164
第五章现在这样就很好
不要总想着用自己力量去解决问题170
无视自己的失败171
人人都有无视技能174
他人力量超出你想象177
学会依靠周围的人179
无视能带动周围人181
并非要成为一个令人厌恶之人184
令人讨厌的究竟是哪种人185
回首曾经那个不懂无视的自己187
结束语191